桂林旅游用地改革 按照不同地段划精细价格(图)

2024-03-03 03:58 新闻中心

  风景秀丽的阳朔遇龙河两岸,优质的土地资源提高了旅游用地基准地价,等待着更多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加农业,优质的旅游项目带来的是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更好融合。逍遥湖景区内,美景如画

  从“31条”到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的完善,再到基准地价的出台,改革过程中,桂林的诸多政策几乎都开创了全国旅游用地政策的先河。

  “如果没有新政,景区的开发可能就遥遥无期了。”刘迎军说。逍遥湖景区的占地多达3000亩,早期开发就遇上了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难题。而实际上,在这3000亩的占地中,按照景区规划有近2800亩还是保持着原来的自然生态,用于建设的土地仅仅只有200亩。

  新政让这样一些问题迎刃而解。在“31条”的规定中,旅游景区中未改变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用途和功能、未固化地面、未破坏耕作层的生态景观用地,可按实际地类管理,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此外,新政还规定了根据旅游项目实施真实的情况,国有农用地、未利用地可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租赁等方式有偿提供给旅游项目建设开发者使用。

  “31条”能够说是整个改革的核心,而根据改革总体方案,建立符合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特点和要求的科学化、差别化、精细化、生态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是实施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的终极目标。

  “在《土地管理法》中,旅游用地划分成了建设用地,但是并没有明确定义旅游用地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在分类、管理措施上都是空白的。”卢宇春表示,为了更好地执行后续旅游项目用地政策,桂林进一步开发出了一套可以直接用于分类管理、出让的统一体系。

  “分类体系采用了4级分类,先将旅游用地划分为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2个一级类,下面分设旅游设施用地、旅游地产用地与旅游景观和生态用地3个二级类。”旅改办工作人员刘建介绍说,“其中,旅游设施用地、旅游地产用地属于建设用地,而旅游景观和生态用地中,耕地、园林、林地、草地、水域等农用地就属于非建设用地。旅游用地分类体系与城市规划分类体系已完成衔接,为之后两者间的一一对应提供了依据,也让旅游用地的管理成为现实。”

  在此基础上,于去年3月完成的桂林旅游产业用地的基准地价,更是将分类体系的改革成果充分发挥。

  “在原来,旅游项目用地价格只能参照现行的商业服务类用地基准地价,这样的分类使得本来投资期长、回报慢的旅游项目,前期投资也很大。”刘建说,“根据调研,如今对于用于旅游开发的项目,根据地段等因素进行了不同的细分,也有了不一样的等级的详细地价。”

  查阅目前的旅游地产基准地价体系,记者看出该体系将桂林市中心城区划分了6个等级,而临桂区以及11个县则划分成了4个等级,根据旅游用地分类的不同,每个地段的使用情况也有不一样标准。比如在旅游资源较丰富的阳朔、兴安和龙胜等地,各等级的地价都相比来说较高,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县区,旅游项目使用土地的类型不同,也有不一样的价格。旅游资源开发较少的地段,基准地价相比已经丰富开发、有着优质资源的地段,在项目引进中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目前,这份旅游用地产业基准地价规范了桂林市行政区全域,即6区11县共27771.14平方公里的面积。

  众多政策逐渐支撑起了目前桂林旅游产业用地的体系,整套体系能够说是专门为发展旅游项目而进行的一次“量体裁衣”,主旨是在差异化、精细化的土地管理基础上,缓解土地使用的现实难题。

  根据市国土资源局的前期调查,截至2012年桂林市旅游用地总面积为14464.56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81%。尽管近年未进行严格的数据统计,但随着国际旅游胜地的不断推进,游客数量、旅游项目等指标必定逐年上升,且上着的幅度将高于一般城镇建设用地比例。为解决桂林市旅游产业用地的供需矛盾,2014年、2015年、2016年桂林均得到专项安排的100公顷旅游用地单列指标。而根据预测,到2018年,桂林旅游用地需求为6020.3798公顷。

  同时,桂林旅游用地呈现空间布局的失衡问题。“旅游用地现需求多集中在漓江、遇龙河、猫儿山、龙脊梯田等优质旅游资源附近,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农用地保护在空间上重叠,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加剧了供需矛盾,而土地供应相对松动的片区,又缺少优质旅游资源。”卢宇春说。

  对于正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桂林来说,用地需求的增多能预见,不管是分类管理还是基准地价的实施,都是在根据旅游项目的特点进行突破。

  “旅游项目的用地其实是复合性的,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有些项目内的农用地往往仍然维持日常的种植活动,文物古迹等建设用地也会保持原貌。”卢宇春介绍说。据统计,桂林市旅游用地中,旅游景观生态用地占旅游用地总面积的97.07%,而旅游设施用地仅仅占旅游用地总面积的2.93%。“正是因为旅游项目的这种特性,才有必要进行分类管理。”

  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对于国有农用地、未利用地可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租赁等方式有偿提供给旅游项目建设开发者使用,无形中增加了项目方的开发积极性。“在原来的土地开发中,国有农用地出让手续复杂,没有先例,缺乏土地所有权,项目方开发时就会有所顾虑,导致进展缓慢。”杨菁菁表示,“分类出让的政策使得项目方对土地有一定自主权,能更加积极保障项目的经济效益。”

  此外,不同的地价政策让价格的调控作用越来越明显。“比如,旅游资源优质的阳朔遇龙河两岸,基准地价自然相比来说较高,而开发较少的雁山附近,较低的基准地价增加了对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在风景、文物周围设置较高的基准地价,能更好地保护这些旅游资源。”卢宇春说。

上一篇: 揭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房屋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的通知 下一篇: 武汉市新洲区多少钱一平米-怎么找

 

COPYRIGHT (C) 2022 乐鱼体育全站(最新)官网登录-在线app登录地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