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吉林西部盐碱地的水稻又增产了!从寸草不生到丰盈高产,盐碱地飘出了稻花香。在这里耕耘的年青人说,他们的才智农场里,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这片上万亩稻田的主人,是一批以“90后”为主的新农民。眼下,他们正忙着把田里的水排洁净,为立刻就要降临的收割做准备。不同于以往人工开闸放水,本年,智能排灌体系上线,长途遥控,闸口自动开关,还能实时监测土壤状况。
吉林省大安市才智农场新农民 沈强:智能体系能监控咱们田里面Ph值的状况,会实时上传到咱们体系里面,假如Ph值过高,排水体系就会翻开,满是无人化,把这件事就干了。
沈强说得轻松,可为了这片盐碱地的水稻丰盈,他们下了不少功夫:天上飞的植保无人机,地里跑的无人农机,手中握着的物联网大数据......加上耕种、上肥、洒水、杀虫、收割,全流程都完成了智能化。但是最初,在2019年他们打算来这儿种田时,乡民并不看好。
高低不平的盐碱地首先要规范化平坦,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而他们面对的更大应战,便是要下降土壤盐碱度。团队尝试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管理等10多种办法,经过重复比较,用有机硅新材料研制的改进剂,作用最显着。
吉林省大安市才智农场新农民 冯振南:参加有机硅,土壤和水瞬间分层,并且破除土壤板结,有利于水稻扎根成长和营养吸收。
改进第二年,这片土地的盐碱度就由10降到8,根本到达了当地良田规范,水稻亩产超过了400公斤。这来之不易的收成,更坚决了这支年青团队科技种田的决心。随国家支撑力度渐渐的变大,他们又研制了盐碱地田间管理才智体系,不只出产功率进步了3倍多,水稻亩产也大幅度的进步,本年有望打破600公斤。
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乡民 郭洪雨:大学生把这个地都种成功了。比咱们曾经种的产值高多了。
吉林省大安市才智农场负责人 孟宪东: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个人就能把田间才智灌溉做好。经过新农民的参加,还有才智农业的加持,未来种田是让年青人神往的职业,精干、挣钱,有收入。
用数据替代经历,用设备替代人力。现在,吉林全省的670多万亩盐碱地,已整治开发200多万亩。从下降土壤盐碱度到破除土壤返碱难题,从能种稻到逐年增产,盐碱地种粮技能越来越老练。现在,农场团队已由本来的十几人开展到八十多人。
吉林省大安市才智农场新农民 葛艳俊:想让更多年青人看到,农业很科技,年青人参加,一起再探究、再磕碰,这个职业会有更多的时机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