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监理的前世今生(一)

2024-08-12 08:19 乐鱼体育app在线登录

  周绪利是《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监理规范》《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导则》的主编,《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公路路基实施工程技术规范》的主审,以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判标准》《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等主要起草人和有关法规制定的参与者,是从事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监理、检测和路面等领域研究的资深学者和实践者。

  近期,《中国公路》刊发了他的文章《公路工程监理的发展》,以哲学的观点、历史的视角,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的搜索、挖掘,揭示尘封的岁月,结合其对工程监理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思考,首次介绍了1909年兰州黄河铁桥“工程监理”、1956年“监理制度”等史料的研究,将传统认知的公路工程监理历史起源大幅度提前。同时,他以史为鉴、分析现状、展望未来,提出了新时代公路工程监理的发展模式和前进方向,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随后,该文精简版在“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等微信公众号转发,引起热烈反响,也引发了意犹未尽的余韵及刨根问底的疑问。于是,有了本刊记者与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周绪利的专访。

  周绪利认为,公路作为公益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它与其他领域有所差别之处,或许使其在工程监理上先行一步。追根溯源,显而易见,这不仅在情理之中、法理之中,也有深远的文化源头。深厚的文化积淀,必将助推工程监理光明的发展未来。

  △没有甘肃中山桥(原称“黄河铁桥”)的年代,羊皮筏子是渡河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天乘坐羊皮筏子,已经成了旅游的项目。图片为中山桥纪念馆历史资料翻拍。

  记者:当前,监理回归高端、全过程咨询、智慧监理等呼声高涨,行业内在一些地区不断推进;同时,在某些行业、某些地方、某些人中,取消监理、代替监理、弱化监理甚至“监理完了”等声音也不时响起。回首走过的岁月,静下心来看一看公路工程监理的“前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您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揭示公路工程监理的“前世今生”,探讨发展前进的方向,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过去的足迹,映射未来的前程。以史为鉴,可以鉴古知今、鉴故知新。

  探析我国公路工程监理的发展,不能太短视,不能一味地只关注当前的任务、眼前的利益或局部的需求。监理行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如果对过去的历史一无所知或认知错误,如果对国外的做法一概接受或全盘否定,如果对工程的经验不加总结或无以借鉴,如果对管理的需求不予重视或考虑偏颇,点、线、面不能成为整体,就会盲目、犹疑甚至陷入混乱,就没办法形成共识、不能齐心协力、影响团结一致向前看。如果不知马里亚纳海沟沟底、珠穆朗玛峰顶巅身在何处,何谈高、低?要知道,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巅的人极其稀少,多数人游历在平原、半山腰。那么,追求高端监理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记者:我们大家都知道,您不仅对监理工作有着长期指导,也有深厚的感情,更有深入的研究。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挖掘监理文化源头,有趣的东西一定很多。

  周绪利: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辉煌灿烂、博大精深。通过浩如烟海的典籍看过去,趣味无穷,但要一戒望文生义、二戒断章取义、三戒视而不见,否则就会出纰漏、闹笑话。

  比如,大家常常使用外来语“上帝”。《尚书•吕刑》曰:“上帝监民,罔有馨香。”《诗经•皇矣》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这里说的“上帝”指黄帝、昊天上帝、上世帝王、至上神。1595年,利玛窦在其译作《交友论》首次使用“上帝”,特指造物主。

  再如,《诗经•汾沮洳》云:“美无度,殊异乎公路。”不要一看,就以为是“呵,公路啊”。尽管《诗经》多处讲的是道路的“路”,有一首诗就叫《遵大路》。但此处公路的“路”应是今“辂”字,指一种车辆。因此,“公路”是一种官名,掌管王室车驾的。古文特别是先秦文字,有很多“通假字”,其实就是在后来的演化中出现了差异、变通。《吕氏春秋》讲述了孔子的学生子夏在晋国,纠正把“己亥”(计算日期的)认作“三豕”的故事,读成“晋师三豕渡河”两者差别就大了。于是,后来有了成语“三豕涉河”。

  又如,《论语》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我们正真看到“权量”时往往一带而过,实际上“权,秤也;量,斗斛”,即度量衡,也就是需要严谨计量,这可以涉及我们目前进行的试验检测开展的前提条件。

  还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部编印了《公路监理制度》;1961年,江苏省交通厅印发《监理制度》。但这与公路工程监理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指交通及车辆监理,咱们不可以望文生义。

  记者:您把公路工程监理的历史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又上溯到清末修建黄河铁桥的20世纪,可您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监理规范》条文说明中说,“公路工程‘监理’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文‘工事监理’”,这是否矛盾?

  从明确公路工程“监理制度”的角度来说,1956年的《监理办法》是确信无疑的;从提出“监理工程”的角度来看,兰州黄河铁桥也是毫无疑问的。载有兰州黄河铁桥相关内容的石碑立于1909年,至今依然存在,档案资料齐全。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日本1939年制定的《建筑士会会员业务规程》、1950年制定的《建筑士法》,是工程监理的“法定来源”。

  有关研究之后发现,日本自明治维新初大力修建铁路,设立专门机构铁道挂。1870年4月至1872年10月,他们修建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浜樱木町铁路,用外国人技师为“督工”。后来,铁道挂改称“铁道局”。1892年,铁道局下设庶务课、监理课、工务课、运输科和计理科,其中监理课负责国铁及私铁的工程设计、业务监察等事务。

  而我国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西学欧美、东效日本,在法规制度、名词术语等翻译方面常有借鉴,日文汉字尤多。参与修建兰州黄河铁桥的赵毓岳就曾留学日本,“监理工程者”江连庆同时是日文、英文翻译。1913年,民国时期的交通部路政司针对铁路和陆上运输,设立“监理科”。因此,我们说工程中“监理”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文是有据可依的。当然,与我国典籍中“监理”一词的使用相比,这晚了很多很多,如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文襄奏疏》中治河“监理官”等,更不用说“监”与“监工”了。

  周绪利:没错。我国很早就设有三监、监国。除甲骨文外,大量的古代青铜器出现“監”字,如史盬簋、天亡簋、雁监甗、颂鼎(簋、壶)、善鼎、邓孟壶等。专家觉得,西周最早的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天亡簋中就有。在这里,我想顺便说一句,其中也有“上帝”字样,是武王祭祀时尊称先王的。

  按照古人的解释,监为“视也、察也”。单独使用的话,如今含义众多。据查,除《尚书》特别是《吕刑》多处使用“监”字外,《诗经》8处出现“监”字。如《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大雅》“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烝民》“天监有周,昭假于下”,《敬之》“陟降厥士,日监在兹”,《殷武》“天命降监,下民有严”。在这一些地方,“监”字的意思都差不多。

  那么有人会问,后来怎么样发展到“监理”的呢?唐代杜佑所纂《通典•职官》讲得很清楚。全文是这么说的:“监察御史。初,秦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御史,汉罢其名。至晋太元中,始置检校御史,以吴混之为之,掌行马外事。亦兰台之职。宋、齐以来无闻。后魏太和末,亦置此官,宿直外台,不得入宿内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中央企业重大工程科学技术创新助力中国梦 下一篇: 4部门启动道路工程等4个专业勘察设计工程师注册执业工作

 

COPYRIGHT (C) 2022 乐鱼体育全站(最新)官网登录-在线app登录地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