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全省乡村供水管网建造超5万公里,1640余万乡村人口用上规模化供水——
一致供水管网牵进村里,家家户户用上大水厂的自来水,这是本年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湾坪村2009名乡民的头号喜事。
“洁净又便利,用上自来水真是好。”谈及现在的供水,乡民们脸上挂满了笑脸,拍案叫绝。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乡村供水事关大众日子,更折射出乡民日子的美好指数。多个方面数据显现,2021年以来我省乡村供水管网建造长度超5万公里,全省1640余万乡村人口用上规模化供水。
紫云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多为高山沟谷地貌,碳酸盐岩层占比较大,水利基础设施单薄,工程性缺水严峻。而地处大山深处的湾坪村,由于没有安稳的水源,小水窖一度成为当地大众日子用水的重要来历。
“曩昔咱们村每家都有一个水窖,容量从几立方米到几十立方米不等,旱季山上的水井积满水后,家家户户就把水引入水窖贮存起来,容量大的窖贮存的水够吃上一年。”湾坪村党支部书记姜天兴介绍。
为改动乡村大众饮水困难的状况,2022年末,紫云自治县开端做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建造,对白石岩乡供水工程和宗地镇供水工程进行建造,将专供城区饮用水的三岔河水厂充裕的水调往两个乡镇。
经过一年多的建造,2024年5月,总长380多公里的管网将三岔河水厂和白石岩乡、宗地镇联通起来,并惠及沿线五峰大街的板香村、中心村,一共惠及25个村、1.3万余户近6万人,代替了两个乡镇5398口小水窖,完全完结白石岩乡、宗地镇以往靠天吃水的前史。
“2021年以来,紫云累计投入资金超2.8亿元,建造了白石岩乡供水工程、宗地镇供水工程等46个乡村供水保证项目,改进10万余人的供水条件。”紫云自治县水务局副局长顾向华介绍,该县现在还在建造板当、猴场等水厂,并进行管网延伸,悉数建成后将惠及更多乡村大众。
不只紫云自治县,毕节市赫章县经过乡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造,处理了妈姑镇桃园村等7个村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难题,提高了2187户10424人供水保证水平,995口小水窖供水形式退出前史舞台;黔南州量体裁衣经过新建高位水池、提水泵站、铺设管网等举动,促进散布于该州惠水、长顺、罗甸3个县的462口小水窖悉数清零,该州全面消除“小水窖”饮水……2024年以来,贵州乡村供水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管网布满,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式逐步构成。贵阳市周边的供水管网也逐步齐备,更多乡村大众喝上安稳水、美好水。
“咱们现在水量很大,水质很清亮,本年过年再不用为水忧愁了。”在贵阳市清镇市卫乡镇金旗村水淹组,59岁的乡民林运高扭开水龙头,“哗哗”的水流便倾泻而下。
金旗村地处高原山区,地形崎岖大,乡民居住地涣散。此前主要是依托小型会集供水工程供水,抗干旱才能弱,水源地水量削减问题凸显,一旦遇上干旱,只可以经过政府送水保证日子用水。
2024年,为处理乡村供水水源及管网问题,提高供水保证才能,财政部、水利部下达中心财政水利开展资金支撑县域小型引调水工程建造。清镇市活跃做出呼应、自动争夺,在省水利厅的辅导协助下,作为全省仅有一个项目县有两个项目获得了中心小型引调水资金支撑,即清镇市城乡供水工程(大麦西水厂供水工程)和簸箩片区供水工程。
“大麦西水厂管网已完结投资进展94%,簸箩水厂管网已完结81%。”清镇市水务局水务服务中心主任何元友介绍,2025年头,簸箩、大麦西两个水厂将开端开工建造,并将在当年完成供水,到时可惠及红枫湖镇、卫乡镇、麦格乡等地的大众8万余人,清镇市乡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100%,规模化供水覆盖率将超越98%,根本构成乡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式。
为切实做好乡村饮水安全保证作业,强化规划引领,省水利厅在充沛联接《贵州省“十四五”乡村供水保证规划》《贵州省水网建造三年攻坚举动计划(2023—2025年)》以及辅导市县出台县级乡村供水管网建造规划基础上,安排编制《贵州省乡村供水高水平质量的开展规划》,为各地做好乡村供水保证作业供给遵从。
一管清水,涓涓流动,润泽了民意,提高了美好。(记者 向莉君 通讯员 韦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