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招生总数继续增加,整合各学科优势,推出“2+6+7+X”特色招生培养新模式,即2大计划(致远荣誉计划、强基计划)、6大试验班、7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X个无限发展可能。
其中,在7大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中,包含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主要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高精尖技术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将国家战略、行业需求与学术高度有机结合,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本专业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的优势学科,培养具备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河床演变与整治和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水利、市政、海岸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和管理人才。
交通工程专业历史可上溯到1914年同济大学土木科开设的道路施工、铁路施工课程。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合并建立同济大学公路铁路系,设立道路工程、铁道工程专业。
1973年,铁路工程专业调整至上海铁道学院,道路工程专业继续留在同济大学发展。1985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设置了全国第一个交通工程专业,开始招收“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
2000年,随着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的合并,集中两校道路工程、铁道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师资力量,逐渐形成目前由交通工程、道路与机场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四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交通工程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始建于1951年,由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经院系调整后建立,至今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具有雄厚的办学基础和学科底蕴。
上世纪50-80年代,主要以培养铁道运输专业的人才为主;其后,根据人才需求情况,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在“铁道运输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国际贸易运输专业”,1998年,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铁道运输专业”更名为“交通运输专业”,2000年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后,形成并加强了陆路交通运输领域内教学与科研的综合优势。
本专业面向汽车整车、能源动力、智能交通等行业,依托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三大学科,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人才需求,形成了汽车工程、车用能源与动力、汽车电子与智能等特色方向,构建了完备的本硕博贯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2019年车辆工程(汽车)专业再次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内领先的车辆工程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车辆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铁道机械专业。1974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20世纪80~90年代,本专业先后在上海铁道学院(大学)以铁道车辆、内燃机车和电传动等三个专业招生,在近百年的专业发展历史中为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方面技术人才。
2000年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为了适应我国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的提升对专业人才迅速增加的需求,从2005年开始,设立车辆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重点培养轨道车辆设计与集成、电力牵引与控制、健康管理与安全等知识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面技术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和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专业,2019年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入选上海市“双万”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据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建立了完善的工程教育人才教育培训和质量保障体系,以汽车电子控制和汽车轻量化设计为特色,面向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车辆设计、制造、检测和控制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车辆系统研发技术、设计制造、检测评价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及国际视野的车辆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交通工程专业于1996年设立并开始招生,培养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设计、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学科基本理论,适应于城市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管理、交通系统规划,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管理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交通工程专业具有坚实的教学实践平台,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中加合作交通系统模拟实验室、智能交通系统模拟实验室、区域交通规划模拟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已与多家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教研和实践提供了充分条件,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航运与国际物流管理以及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与计算机,从事航运企业经营管理及政府机关管理决策等工作的交通运输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旨在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算机和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国际航运与国际物流领域实践问题,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经营能力,适应现代航运企业经营管理及政府机关管理决策等工作的交通运输学科高级专业人才。
交通运输类包括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两个专业,以水路运输为特色,培养具有工学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航运和港口运输管理与组织,以及交通系统控制与管理、港口集疏运规划与设计,能在交通运输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以及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交通营运与规设研究部门、工程建设与监理部门、港口与物流企业、交通咨询机构从事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交通影响分析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坚持技术和管理知识培养相结合,能力教育和国际工程视野培养相结合,满足水运行业及相关土木、水利工程领域国内国际工程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要求。
专业创建于2000年,是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培养本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012年开始在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并有“海岸与海洋工程管理”二级博士点,2017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获得第五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支持。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海船驾驶和管理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相关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要求的、从事现代化船舶驾驶与管理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与建造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进行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品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卓越人才。尤其侧重为国有大型造船企业与国内外船舶设计研发单位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相关知识广泛、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教育和培训标准,符合我国海船电子电气员的适任标准;目标是培养运输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的电气工程与通讯导航复合型电子电气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单片机编程、PLC设计与编程、电气制图等基本技能。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海洋船舶机电管理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相关知识,符合我国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准,能熟练应用英语和计算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该专业隶属轨道交通学院,建有“轨道交通校内综合实训基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系统”、“机车车辆设计与诊断技术中心”等专业实验实训中心。
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方向)专业为该校顺应国家高速铁路,大中型城市轨道交通日新月异发展需求,在中国轨道交通主体功能区,长江三角洲轨道交通产业龙头的上海,快速建设轨道交通学科背景下的紧缺急需专业。该专业为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培养运营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是继同济大学之后的上海市第二所具有轨道牵引供电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同时也是国家唯一一所定位于应用型技术特点、以培专业工程师导向的专业院校。
学校确立了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培养运营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定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把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贯穿全过程,建有“轨道交通校内综合实训基地”、“轨道交通变电所综合实训系统”等国家一级专业实验实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