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19:27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安徽是农业大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离不开农村水利的支撑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农村水利掀起了全面建设发展的热潮,蹚出了新路子。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把汩汩清水送进千家万户,农田水利从“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米”加速“奔跑”,灌区建设改造为“江淮粮仓”提供生命水源……
2019年4月16日,习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明显问题座谈会上指出,“在饮水安全方面,还有大约10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解决,全国农村有6000万人饮水安全需要巩固提升。如果到了2020年这样一些问题还没有正真获得较好解决,就会影响脱贫攻坚成色”。
省委迅即要求,以县为单位全面摸清饮水安全等问题底数,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
组织各地精准了解掌握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取水方式、饮水安全状况、是不是真的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状况,并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在此基础上,2016至2018年,优先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项目,解决贫困村村村通自来水和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水大则浑、水少则枯”,是过去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村民饮水的线日,省委书记住村走访,念兹在兹。省水利厅第一时间牵头组成调研组,赴老鸭村开展普查,听取基层意见,先后印发开展全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普查、山区县农村供水保障情况调查的通知。
在省厅有力指导下,岳西县认真组织编制规划,把老鸭村作为2022年农村供水保障整村推进示范点,投资760万元新建五处集中供水工程,群众如愿以“尝”,喝上了干净水、放心水。
像岳西县通过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解决农饮安全问题、巩固提升农饮成效,在全省比比皆是。
针对部分地区早期水厂建设标准低、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十三五”期间,我省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抓紧抓实,不断补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短板。
针对2019年淮河以南地区严重干旱暴露出的农村供水短板,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安徽省农村供水保障规划(2020—2025年)》经省政府2020年7月印发实施。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全省共完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资110.19亿元,解决了1278.49万农村居民(其中贫困人口124.48万)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了645个村214.39万人饮水型氟超标问题。
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自来水普及率为89%、规模化供水人口受益比为85%,均高于同期全国中等水准。按照现行标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农村饮水安全是“生命线”,须臾不可放松。守住这条“生命线”,根本要靠监管。
2020年6月,省水利厅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发了“供水服务卡”,记录了供水公司名称、供水抢修电话、县级监管电话,贫困户可以第一时间反映供水问题,实现群众少跑腿、多得方便。
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均设立农村饮水监督电话,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均公开供水服务电话,受理群众反映农村供水问题。针对反映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及时核实处理,全面进行回访,实现了“动态清零”。
2019年,我省淮河以南发生了近40年最严重的伏秋冬连旱、2020年汛期我省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情,部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受一定的影响。全省积极应对,建立完善供水应急预案,通过寻找水源、联网并网、拉水送水等措施,妥善解决了受灾群众吃水问题。
2019年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筹、设施完备的供水工程体系,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监管责任机制,管理专业、运行规范的工程管理机制,财政扶持、要素支撑的政策保障机制,为巩固农村饮水成效加固制度防线。印发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净化消毒和检测工作的通知,对完善净化消毒工艺和设施设备提出明确要求,不断健全规模水厂自检、县级水质检验测试中心按月轮流巡检的检测体系。
“十四五”以来,省水利厅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紧抓不放,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派出37个检查组,检查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工作,解决了1365个脱贫人口短时出现的饮水安全问题。
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新征程上,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的期望更高。水利人将慎终如始守牢农村饮水的安全底线。
据省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皖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504立方,仅为全省的1/2、全国的1/4,是我省人均水资源最紧缺地区,严重资源性缺水。皖北地区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工程供水人口2571.4万,占皖北总供水人口的84.5%,大量使用地下水造成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超采区。与此同时,受区域地质条件影响,皖北地区地下水氟、铁、锰等超标问题严重,水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要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环境需求作为最大实事,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5月11日至12日,时任省委书记李锦斌在蚌埠、宿州、淮北调研皖北水资源优化配置重点工程建设运行时说。
6月15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将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列为省委“为民办实事”第一项工程,由省委书记领衔督办。
7月8日,省政府第146次常务会议将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作为省政府重点调度的水利工程。
2022年1月17日,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工建设皖北8个县(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3月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把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作为2022年20项民生实事的第一项。
一连串时间轴,一件件记事,正一步步把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的梦照进现实,也在悄悄改变皖北群众的生活。
2021年12月,《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规划》经省政府审定印发实施。规划总投资154.43亿元,在南水北调东线、引江济淮等引调水工程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皖北地区6市28县(市、区)地下水水源替换,到2025年末皖北地区3000万群众喝上引调水、基本不喝地下水。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紧接着联合印发《关于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压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并建立工作考核机制。
2021年底前,实现蒙城县吕望水厂等4个地表水厂开工建设,完成25万农村人口地下水水源替换。
2023年底前,完成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建成后具备地表水水源取水条件的13个县(区)城乡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换。
2025年底前,完成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设后具备地表水水源取水条件的15个县(市、区)城乡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换。
“要办好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这个‘天大的事’”,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参加全省“两会”蚌埠代表团审议时说。
全省上下按照“办好天大的事”的要求,全方面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截至2021年底,列入省委“为群众办实事”年度任务4处地表水厂均已开工,25万农村人口地下水水源替换工程已完成。
2022年初,省水利厅根据各地建设情况,制定细化了年度建设实施方案。其中要求2022年计划开工35个项目,完成164.11万人地下水水源替换。
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工程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为稳经济大盘贡献水利力量。不少地方干劲十足,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把原定计划完成的任务往前赶,跑出了“加速度”。
针对个别地方原定计划任务进展滞后,省领导作出批示,省重点水利工程领导小组召开农村供水工程调度会,要求各地、各单位加快项目开工,抢抓建设进度,强化投资保障,做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截至10月10日,皖北地区计划建设43处项目,41处已开工、2处正在招标。已开工建设取水泵站12座、水厂20处,新建输水管道104公里、配水管道2895公里、加压泵站7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十三五”末,全省粮食总产迈上800亿斤台阶,粮食总量跃居全国第四。到2021年,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
农田水利一直是水利部门的职责。2019年,根据省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调整到省农业农村厅管理。
时间追溯到2012年,省水利厅在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年”的基础上,把2012年作为“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全力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2011至2014年,共完成投资501亿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505万亩、除涝面积618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70.5万亩。
2017年12月,省水利厅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五年要治理农田4066万亩,2020年前完成贫困村580万亩治理任务。到2022年,全省8275个灌排能力较弱的小型农田灌排保证率提高到75%以上,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以小型农田灌排区为单元,重点对支渠到田间的灌溉系统和田间到大沟的排水系统及相应配套设施进行治理。
经过积极努力,2018年,全省97个县区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投资92亿元,治理农田面积835.8万亩。
时间再回到2022年6月27日,习给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勉励大家多种粮种好粮。江淮儿女倍感振奋。
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小田变大田”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推进。
7月4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向省水利厅了解当前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对统筹防汛抗旱、抓细农业灌溉等提出明确要求。
厅党组立即研究贯彻落实,“重拾”农田水利专业优势,围绕抓细农业灌溉“最后一米”,第一时间提出了具体措施。
“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完成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一张图’,协同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打造成高标准农田”;
“水利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分工配合,水利部门重点改造大中型灌区支渠以上骨干工程,农业农村部门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重点建设田间配套工程,共同构建从水源到田间的灌溉系统、从田间到大中沟到中小河流的排水体系,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米’”;
“对‘小田并大田’整治后的田块,重点谋划解决其灌溉水源。今年完成167座病险小水库除险加固,增加蓄水,保障农田灌溉水源。完成8条山洪沟治理,解决农田防洪排涝问题”;
一条条硬措施,体现了水利人的专业和执着,展现了水利人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担当和决心。
《安徽省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实施方案》指出,争取利用三年左右时间,畅通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微循环系统。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就开展了大规模抗旱救灾工程体系建设,淠史杭、驷马山等一批大型灌区在江淮大地问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快速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2012至2020年,实施了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34.36亿元,累计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205万亩。有序推进119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完成投资24.8亿元,累计改善灌溉面积796万亩。截至2021年底,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12。现有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1个、中型灌区262个。
正是依靠这些工程,在历次抗旱保粮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这在2022年尤为突出。
8月1日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少七成,其中江淮之间少八成,沿江江南、皖南山区少七成,大别山区少六成。
高温晴热、干旱少雨,江河湖库水位下降,土壤墒情继续恶化,我省沿淮淮河以南地区旱情不断加剧。
淠史杭灌区正常年份粮食产量占全省1/5,今年栽插水稻960万亩。灌区自4月20日开灌以来,累计调水31亿立方,保障了960万亩水稻浇灌。
省驷马山引江工程乌江站及滁河一、二、三级站自7月9日起全线连续开机抗旱提水,累计抽提水8.52亿立方,其中乌江站抽提长江水3.55亿立方,保障了灌区200多万亩农田。
省茨淮新河工程上桥站先后6次开机,累计抽淮河水5亿立方,保障了茨淮新河灌区201万亩农作物灌溉。
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全省旱情仍在缓慢发展,夏秋连旱可能性大。水利人将持续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和行动准备,最大限度发挥灌区等水利工程作用,助力打赢抗旱保粮攻坚战。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水利人使命在肩,信心满怀,继续跑好农村水利的“新长征”。
上一篇: 【48812】中低压功率器材工业化(宜兴)建设项目 下一篇: 盱眙县城北及金源南北路沿线片区供排水管网等“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工程——城市供水压力调控工程的招标公告